《人民日报》(2009年9月8日 01 版)
创业·机遇
1995年4月,我抱着1岁半的女儿,告别刚刚攻读博士的丈夫,从日本回到母校——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开始充满酸甜苦辣的创业之路。
我赶上了时代赋予的最佳创业机遇。从日本归国仅仅半年,在沈航领导的支持下,沈航人机智能研究中心当年10月成立。
很快,在机器翻译这个“世界性的科技难题”领域,我提出汉语文本分析的“语段成份分析法”,摆脱用西方语言学研究汉语的框框;在多文种信息处理领域,提出基于智能识别技术的“动态编码”方案,解决了多文种领域这一“瓶颈”问题,1996年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1998年获得国家863计划资金的支持;开发出了“环球使者”七国语言的系列软件,被列为国家重点新产品。
“顶天”·“立地”
日本的发展经验给了我启发,我的观念也由“顶天”变为“立地”,强调把知识变成资本,研发出实用的产品。
在机器翻译领域,我和我的团队开发了“格微协同翻译平台”,这个成果在一些方面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荣获2008年钱伟长中文信息处理科学技术一等奖,并在今年实现了产业化,批量生产。
10多年来,我和我的团队先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等课题4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