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头
位置>>首页 >>沈阳北软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自评报告
沈阳北软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自评报告
发布时间:Thu Oct 29 14:53:47 CST 2020
字体大小:字号: | |   

一、学院概况

沈阳北软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于201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设立,前身是成立于2001的首批省级示范软件学院——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北方软件学院学院院址为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沈北路53号,占地524亩。

建院19年来,始终坚持产学研一体化办学,形成了具有鲜明航空特色的计算机应用、工业与信息化融合、应用外语三大专业群,培养了万余名深受国防、兵工、航空航天、装备制造、软件“互联网+”应用等行业领域的大中型国有企业、信息产业、现代服务业、新型工业化企业欢迎的计算机、航空、数控、电子商务、外语和数字媒体类专业人才,是辽宁省技能型领军人才和实用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学院自创办以来充分发挥办学体制优势,始终秉持“爱的教育”和“快乐学习”的教育理念,紧密结合国家和辽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技能型人才培养规律和高职类学生身心特征,锐意改革,全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并重,技能为要,多措并举,注重质量。

建院以来,秉承“格物致知  见微知著”的校训,始终坚持依法治校,规范办学。以“资源共享、多元开放、高效实用、争创一流”为发展目标,形成了“感恩爱国  求实创新”的校风、“笃学乐教  静思翔远”的教风、“崇德尚学  践行励志”的学风。学院以“爱的教育”理念引领构建的“感恩、爱国、励志”三位一体递进式德育工作体系和以“快乐学习”理念引领构建的“开放式”教学管理工作体系已成为鲜明的办学特色,彰显了新学校、新体制、新理念、新模式、新实践、新成效的巨大优势。办学实践已经取得优异成果,先后获得全国高校互联网应用创新大赛一等奖,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二等奖三项、三等奖两项,辽宁省教学成果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五项,辽宁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两项、二三等奖十余项,沈阳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二三等奖十余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2014年被评为省级示范专业,计算机专业群2017年入选辽宁省职业教育高水平特色专业群,成为省内民办高职院校唯一的代表。

学院设有四系、九部、四处、四办、两中心、一委两团,四系分别计算机系、现代商务与管理系、航空工程系、数字媒体系,五部分别是组织与学生工作部、宣传统战部、人力资源部、行政部、思政课教研部、劳动教育教研部、体育教研部、美育及艺术教研部、就业指导教研部,四处分别为教务处、招生就业处、发展规划处、后勤管理处,两中心分别为实践中心信息与网络中心,四办为党政办公室、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办公室、产教融合办公室、纪检监察办公室,一委为院团委,两团为艺术团、小记者团。学院现设有20个专业及方向,分别是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技术、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移动应用开发、电子商务、跨境电子商务、移动商务、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应用英语(涉外事务)、空中乘务、飞机机电设备维修、数控技术(两化融合)、智能控制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民航安全技术管理、无人机应用技术、数字媒体应用技术、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三维动画设计)、动漫制作技术、数字展示技术。

学院与其举办者沈阳格微软件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格微公司)深度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面向全院所有专业实施双元育人。格微公司是以两化融合、产教融合为核心业务的高新技术企业,经历了从大学研究室、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软件学院和产业园区近23年的发展历程,形成了集研究开发、人才培养、成果产业化为一体的产、学、研基地。格微公司作为多语言协同翻译技术国家与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级创新平台)和教育部批准列入的先期重点建设培育的产教融合型企业(国家级),是面向北软和市内、省内其它高校及有关行业的软件与大数据人才及两化融合应用人才培养和创新人才孵化基地、机器翻译产业基地和翻译人才培养基地。

院长张桂平教授,博士研究生,辽宁省首批特聘教授。几十年如一日致力于计算机应用领域机器翻译、人工智能、工业大数据、软件技术的研发工作,坚持不懈的进行探索创新。先后创建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人机智能研究中心(研)、沈阳格微软件有限责任公司(产)和北方软件学院(学)。现任多语言协同翻译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沈阳北软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沈阳格微软件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人机智能研究中心主任。2019年,获第六届“黄炎培杰出校长”奖。

二、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自评

1. 办学基础能力分析与自评

(主要考察学校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教学仪器设备配置,校舍及信息化教学条件)

1)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

作为一所年轻的民办高职院校,学院的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举办者投入和学费收入,而不是政府财政款项。近几年,学院以省级“双高”专业群建设项目单位(省内唯一一所获批此项目的民办高职院校),获得省财政专项支持573万元。

2)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

学院及其举办者高度重视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大力购置教学仪器设备。2019年,学院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3963万元,生均1.29万元。随着招生规模扩大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学院将持续加大教育投入,不断购置先进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改善实践教学环境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详见表1。

1  2019年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

学院仪器设备值

企业提供仪器设备值

在校生人数

生均仪器设备值

1871万元

2092万元

3084 

1.29万/人

3)生均教学及辅助、行政办公用房面积

2019年学院在校生人数为3084人,教学科研及辅助用房面积为39700平方米,生均12.9平方米;行政办公用房9000平方米。

2  2019年生均教学科研及辅助用房而知

教学科研及辅助用房面积(平方米)

在校生人数

生均值

1871

3084

1.29万/人

随着办学规模逐年加大,学院将向着6000人规模的设计标准,在基础建设方面加快建设,并努力争取提高办学层次,开展职业本科教育。

4)信息化教学条件

学院拥有计算机“双高”专业群,着力培养计算机、软件类信息技术人才,其举办者格微软件公司也在信息技术方面具有优势专长,这是学院保障信息化教学条件、提升信息化教学水平“天然”基础。

当前,学院历经8年自主研发的教育教学管理平台——北软酷课网日趋完善,且不断开发新的功能、特色模块,使得学院的教学和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现有教学用终端(计算机)1020台,网络信息点数3582个,全部课程(482门)都成为了上网课程。信息化管理范围覆盖了行政办公管理、教务教学管理、招生就业管理、学生管理、教学质量管理、网络课程及教学系统、教学资源库系统、课堂及实训教学系统、数据管理系统、校园门户系统、网络及信息安全系统等方面。

3  信息化条件

教学终端/计算机(台)

网络信息点数(个)

上网课程(门)

1020

3582

482

5)生均校内实践教学工位数

作为具有鲜明信息技术专业特色的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全力打造产教融合办学模式,加强校内外实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校内实践教学基地19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9个。校内实践教学工位数2689个,其中:机房工位925个,笔记本机房(教室)工位1040个,产教融合基地工位574个,电工、数控实验室工位150个。2020级新生入校后,生均校内实践教学工位数为0.693个。

4  生均实践教学工位数

机房工位

笔记本机房

工位

产教融合

基地工位

实验室

工位

现有

在校生数

生均工位

925

1040

574

150

3881

0.693

2. “双师”队伍建设状况分析与自评

(主要考察学校教师结构与“双师型”教师配备)

6)生师比

学院教师(为学生授课人员)有三部分构成:一是学院在职教师;二是举办者(格微公司)员工;三是外聘教师(来自其它院校或企业)。按照国家有关文件规定,以及办学需要,学院每年从企业聘请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为学生授课,或担任“现代学徒制”的“师傅”。按照“在校生数/专任教师数”得出的2019年的生师比为:20.3。而按照每年填报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状态数据表的计算方法:“专任教师数=在职教师数+外聘教师和兼课教师授课总学时/160”测算,学院的教师数量基本能够满足生师比181的要求。

7)“双师型”教师比例

我院教师每年寒、暑假,甚至平时,都会到举办者——格微公司参加职工实践能力培训,大部分还会直接参与企业的真实项目;有些教师积极考取相关专业/行业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格微公司中承担学院教学任务的教师,出身就是企业员工。办学19年来(从学院前身——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北方软件学院算起),学院与其举办者格微公司始终如一坚持产学研一体化办学,大力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因此无论是学院教师,还是格微教师,绝大多数都具备了双师素质。从2019年初,举办者格微公司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首批24个之一、东北唯一先期重点培育建设的产教融合型企业,就能看出这一点。保守测算,我们师资队伍的“双师”比例不低于80%,而填报数据是严格按“双师型”教师定义测算的,所以比例略高于50%,比实际情况低了很多。

3. 专业人才培养分析与自评

(主要考察学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校内外实践教学及校企合作情况)

8)课程开设结构

学院成立了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各系部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每年都会对各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进行严格、细致的审核。在学院大力倡导产教融合、重视强化实践教学的背景下,严把各专业课程设置关。学院要求每专业的实践教学学时占总学时比例必须达到50%以上,甚至有的专业达到60-70%之多。各专业纷纷开展项目式教学、实践化教学,增加学生企业实践经历/经验,尤其利用北软-格微得天独厚的产教融合体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职业技能素养,取得喜人的丰硕成果。比如,在2020年中航工业员工招聘中,我院有11名应届毕业生被上海商飞录用,2019届毕业生刘迪,在商飞多为研究生、本科生的400名新员工入职培训中脱颖而出,获得商飞“2019新员工入职培训优秀学员奖同期仅有15人获此殊荣。;2015级毕业生孙宇,在校及毕业后进行自主创业,带领多名北软学子创业并走向社会,成立聚为科技(辽宁)有限公司,创造近百个就业岗位,其中北软学子占了其团队成员的80%,成为当代大学毕业生创业新典范。

9)年生均校外实训基地实习时间

2018年,学生校外实习总人时数为52800,毕业生数为935人,由此测算所得的年生均校外实训基地实习时间为56.5。

10)企业订单学生所占比例

严格意义上的企业订单培养,是学生入学时即与企业、学校三方签订相关协议,即学生“入学即就业”,但这一点在过去是很难做到的,除非特殊专业/行业(比如北软“母体”学校——沈航的飞行技术专业,其学生未来就业岗位是飞行员,在入学时就已与航空公司签订了未来的就业协议)。

2020年,辽宁省教育厅办公室下发《关于在普通高等学校进一步开展订单定制培养工作的通知》。我院软件技术专业被评为辽宁省“订单、定制、定向”培养学生省级示范专业。在毕业生就业招聘会上,中航集团曾打出“只招北软数据专业”学生的标语。在电子商务专业不断“萎缩”的情况下,北软电子设备专业毕业生却是供不应求,北软数字媒体专业学生历年毕业生就业率都几乎是100%,深受社会欢迎和好评。现在已有多个大型国企、中航公司表达了与我院定单招生培养的意愿,“定单、定制、定向”培养工作正积极推进。

11)年支付企业兼职教师课酬

从报表上看,学院支付企业兼职教师课酬前两年为0,这是因为举办者——格微公司员工的课酬都计算在其工资总量之中,并没有单独核算。从2019年起,学院开始关注这一数字,逐渐梳理并单独核算企业兼职教师课酬。随着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兼职教师授课当量、单位课酬值的进一步梳理,今后这个数字会更加科学,更加体现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特色。

12)企业提供的校内实践教学设备值

2019年,企业提供的校内实践教学设备值达2092万元,占教学仪器设备总值比例50%以上。在我国,企业的设备与高校所拥有的设备相比,都是比较先进的,所以对于让学生接触了解生产一线实际、培养学生工匠技术能力,会更加的有利。

13)专业点学生分布

学院办学有着鲜明的专业特色和优势的基因传承:前者,指的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北软前身是国内较早、省内最早成立的软件学院),后者指的是从北软航空特色。因此,我院的专业群是以信息技术为专长、航空工程为特色,产教融合、两化融合办学,彰显新工科理念的计算机专业群、航空工程专业群、新型电子商务专业群和数字媒体专业群。经过多年的建设打造,各专业群建设是日益彰显自身的优势和特色。计算机系是学院第一大系,学生数几乎为全院总数的半壁江山,这一点正好符合北软的优势特色——计算机专业群是我省“双高”专业群。

14)专业与当地产业匹配度

信息产业是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必不可少的重要支柱型产业,辽宁更是共和国航空工业的摇篮,两者都是我省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的重点和关键。而作为一所民办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和调整具有相对充分和灵活的自主权,所以学院在专业设置、招生规模等方面是非常重视和谨慎的,切实做到聚焦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开办与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建设发展相匹配的专业,同时还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特色,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15)招生计划完成质量

北软前身是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北方软件学院。在北软完全独立(独立办高职后,仍然与沈航合作两年时间)前,一方面借助“母体”声誉,另一方面还可以招收专升本学生,所以招生数量和质量方面都“不愁”。完全独立后,且失去了招收专升本学生的优势,学院像一个年轻人初入社会一样:对社会需要有从陌生到熟悉适应的过程,社会对他也会有一个逐渐了解和接受的过程。经过全院师生8年的努力办学和倾力付出,学院办学成效不断取得突破性成果,优势特色不断得到彰显,社会声誉和认可度不断提升。2020年,学院招生人数近2000人,在校生人数近4000人,均大比例、大跨度创下历史新高。尤其是新生生源比例方面,高招人数占了绝大多数,单招人数历史性地占少数(五分之一)。

4. 学生发展分析与自评

(主要考察学校毕业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情况和就业情况)

16)毕业生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

目前,没有学生获得国家(教育部)认可的中、高级别职业资格证书。部分学生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软考)并获得相关证书(教育部认可的初级职业资格证书)。

17)直接就业率

随着学院的社会声誉和认可度不断提高,学生就业形势不断向好,就业率逐年提高。2018年就业率为93.6%,2019年为94.5%。

18)毕业生就业去向

2018年,学生中小微企业及基层就业人数为825人,500强企业就业人数为19人;2019年,学生中小微企业及基层就业人数为871人,500强企业就业人数为61人。2020年,学生专升本考试取得可喜成果,725人名毕业生中有131人升本。

5  近两年就业情况

 

中小微企业就业

500强企业就业

升本继续学习

2018

825

19

29

2019

871

61

131

5. 社会服务能力分析与自评

(主要考察学校专业设置,向企事业单位提供技术服务和满足政府购买服务情况)

19)政府购买服务到款额

学院与其举办者——格微公司,积极为区域经济建设和政府部门提供技术支持或服务,为本地区发展做贡献。

近三年来,政府购买服务到款额950余万元。

20)技术服务到款额

近三年来,为行业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到款额2550余万元。

三、存在的问题/不足及解决思路

1.师资队伍年轻化、流动性强的问题亟待解决

这一点,是民办院校普遍存在的“痛点”。学院不断完善人才“引、培、用、管”制度,争取到了职称自主评审权,提高教职员工待遇,改善工作环境,为教师工作和成长创造有利条件。

2.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比例、层次亟待提升

学院“母体”为省属本科高校,独立办学时间较短,因而在引导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方面做的工作不够深入,有些专业没有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可考。现在,学院已经高度重视职业资格证书工作,大力推进实施“1+X证书制度”,有软件技术、电子商务、飞机机电设备维修、数字媒体应用技术等15个专业经两批次申报,成为省级“1+X证书”试点(涉及“Web前端开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无人机驾驶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9个种类证书),获批一个职业资格证书考点,有多位教师考取相关专业/行业职业资格证书,为开展职业培训做了师资储备;学院组织相关专业,全面修订、完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使其与职业资格证书需要保持高度一致。

四、未来发展规划

    学院未来发展目标是在办好高职教育的基础上,举办职业本科教育,为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培养信息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所需的高水平技术技能型、能工巧匠型、紧缺实用型人才,更好地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五、自评综述

北软近20年办学历程中,始终秉持“格物致知 见微知著”的校训,发扬“感恩爱国 求实创新”的校风,坚持“爱的教育 快乐学习”理念,始终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高水平技术技能型、能工巧匠型、紧缺实用型人才。北软人一路走来,砥砺前行,以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毅力,办人民需要的教育,办学生和家长喜欢的教育,从年轻走向成熟,从弱小走向强大。从院长到员工,每一位北软人都可以自豪地说:我(们)为国家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尽了最大努力,竭心尽力服务于社会需求,相信在将来的任何考验中,都会交出令国家、社会、家长和学生满意的答卷。

学院通过严肃认真地自我评估,我们认为:北软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经过近20年的建设发展和办学实践,已经具备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能够很好地为国家和区域经济建设培养人才和提供服务。北软将再接再厉,为教育事业发展再创辉煌!

页脚